主板上的8+4PIN供电到底有什么用? 发布日期:2020-04-09
云南电脑批发|昆明电脑批发|电脑批发|中国电脑批发|中国it商城
装过机的朋友一定知道主板的主要供电接口来自于24针和CPU专用的8针,俗称24PIN和8PIN,在早些年是没有CPU独立供电的,只要插24甚至20PIN接口,但随着CPU功率的增加主板供电需求也必须升级了。而从ATX 2.2开始基本就固定了24+8的规格。
细心的小伙伴应该发现了很多新主板的CPU接口是8+4或者8+8接口,而自己手中的电源却只有8PIN口,不插满能用吗?答案是可以的,那问题来了,不插满为什么能用?又为什么要设计额外的CPU供电口呢?
工艺越先进≈功耗越低
拥有强大性能的RTX2060 SUPER却只需单8PIN供电
说到这个还是要先说起制造工艺的问题,工艺的发展有助于降低设备温度,还有个很直观的改进就是功耗。举个简单点的例子,拿显卡来说前几年的28nm的旗舰卡比如GTX980那种,都是双8PIN接口,功耗大性能好。但经过几代发展,现在12nm工艺的性能超越GTX980的卡往往只要单8PN甚至单6PIN,这就是工艺进步的好处。
工艺赶不上功耗增长
回到CPU话题,多核+工艺问题带来的功耗增长超过了工艺本身的福利,简单的说就是功耗偏大,因此主板上设计的8+4或者8+8本身就是应对这类极端使用环境设计的,比如12/16核处理器与8核高频环境。
拥有12/16物理核心的AMD锐龙9处理器
CPU的TDP并不是很精确的数字,TDP本身会随着频率、负载不断变化,因此只是个参考值而已。在大多数情况下主板的8PIN CPU口足够给普通处理器供电,比如I5 9400F、R7 3700X这种自然不用说,I7 9700K、锐龙9 3900X其实也能较好的应对,但是在超频和高负载下会出现一些技术上的隐患。
多口设计 缓解安全隐患
这隐患就是发热,现在的CPU已经发展到8核甚至16核,再加上4.5GHz以上的高频率会带来巨大的功耗需求。如果使用单8PIN接口可能存在单路供电压力过大问题,特别是电源品牌、型号用料残次不齐时,单8PIN无法保证能持续稳定的提供高功率输出以及所带来的发热量,严重时可能出现烧糊味甚至起火,对主板接口也会产生单路负载过大影响。
没有超频任务的B360无需额外CPU供电口
而微星的Z390和X570主板所采用的8+4或8+8结构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些因素,通过双路接入来实现整体负载的降低。通俗的说就是平衡负载降低线路温度。这一设计目前只在较高端的Z390和X570以及X299等期间平台上运用,主要也是考虑到这些主板的用户会搭配能超频的酷睿、锐龙等高性能处理器。普通B450、B360等基本没这个需求。
电源没这么多口能用吗?
MPG X570 GAMING PRO CARBON WIFI上的数字供电和8+4接口
所以简单的说就是,如果电源有2个8PIN,那全插上对电源本身有好处,可以降低单路负载减少安全隐患。如果没有那就1路也能用,但超频别太狠,尤其是那些核多带超线程的超起频来功耗都不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