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本的追光之路,微星绝影 GS75 游戏本 发布日期:2020-04-27
云南电脑批发|昆明电脑批发|电脑批发|中国电脑批发|中国it商城
说来有趣,当你有了一台可以轻松带出门的轻薄游戏本之后,不少人又会开始渴望它拥有更大的屏幕,毕竟玩游戏嘛,大屏幕看得更清楚,游戏体验也会更好。得益于窄边框的流行,这已经不是什么问题,恰逢 NVIDIA 前段时间也正式推出了移动端的 RTX 显卡,于是乎各大厂商都趁热打铁,推出了 17 英寸屏幕的轻薄游戏本。
这台微星绝影 GS75 正是其中之一。
GS75 的外观可以说没有过多的惊喜之处,因为早就在 GS65 时代我就已经对它惊艳的造型表达了我的赞美,而 GS75 更多的还是延续与进化,因此在外观设计上,它和 GS65 不会差太多。大屏幕的加持,使得 GS75 的三维增长至 396.1 x 259.5 x 18.95mm,其中 18.95mm 的厚度对于一款 17 英寸的游戏本来说的确是不容易,已经是向轻薄本一步步逼近的节奏了,而整机大小和以前的 15 英寸游戏本差不多,再加上 2.25kg 的重量,不得不说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体验提升就是香啊。
说是进化,GS75 的外观改动其实也比较小,主要是转轴处添加了一些金色点缀、接口上多了一个 USB-C 3.1 Gen 1 口、增加了一个雷电 3 接口、D 面设计成了可以轻松快拆以升级固态硬盘,因此简单地把它当成大号的 GS65 我认为也是没什么毛病的。当然,GS75 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是「大号」的。大号的屏幕加上 5.2mm 的窄边框,屏占比达到了 85%,实际观感要比 GS65 那是爽了不少,并且键盘上也多出了数字键盘区域,因此它的大不仅仅只是好看而已,也更加实用一些。
之前有人就说:为什么 15 英寸的游戏本甚少加入数字键盘?现在答案来了,窄边框的设计让现在的 15 英寸游戏本变得和之前的 14 英寸甚至 13 英寸游戏本一样,因此加入数字键盘会比较困难。但不是说不可能,只是会挤占其他键盘区域,导致每个按键的面积变小,使用起来确实会有不便之处。但 17 英寸的窄边框游戏本,体积和之前的 15 英寸游戏本相似,这就给数字键盘区域留出了空间。
大屏的轻薄游戏本,真正要能带出门,还是得看适配器的体积和重量。微星对此也进行了优化,新的电源适配器,恰好和我在用的三星 Galaxy S10 的长和宽一样,对于一个能够输出 230W 功率的电源来说,这个体积即便是偶尔出差背着也不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了。
内在的变化,可能是让你选择 GS75 而不是 GS65 的另一大原因,它与 GS65 相比散热系统上多了一根热管,加上更大的模具(机身),虽然两者之间的配置是一样的,但我觉得 GS75 的散热表现理论上来说会更好一些,这倒是可以好好期待一下。
说到配置,它确实有值得骄傲的地方:最新的八代 i7 标压处理器、Max-Q 设计之中最强的 RTX2080 显卡、超大的 32GB 内存、1TB PCIe NVMe 固态硬盘,以及 17 英寸 144Hz 刷新率的窄边框屏幕。
笔记本,特别是游戏本的更新迭代,往往是由 CPU 与 GPU 的升级所带动的。我们在选择游戏本的时候,如果能恰好赶上两者都有迭代新品出现,那自然是最好的。实在不行,就瞅准 GPU 迭代的时间来选择入手的时机,毕竟 GPU 更新带来的游戏体验提升通常来说是较大的。而今年恰恰是 NVIDIA 正式更新 RTX 显卡的时候,同时移动端 RTX 显卡也一并上线,这使得玩家能在游戏本上也体验到 RTX 显卡所带来的乐趣 —— 准确地来说是实时光线追踪技术的乐趣。
GS75 毫无意外地搭载了今年 RTX 家族中最强的 RTX2080 显卡 —— 当然了,是 Max-Q 设计的版本。不过也别小看了它,在新架构的支持下,它能以相同的功耗输出更强的性能,那么实际它的表现到底如何呢?我们先看看 3DMark 的测试表现:
既然拿到了最新的游戏本,那自然也要测试一下最新的游戏。最近比较火的大概就是《战地 5》和《APEX:英雄》了,除此之外我也把个人最喜欢玩的《守望先锋》也加了进来。可以发现,即便是最新的单机游戏,对于 GS75 来说也是没什么压力的,也就是最新的《战地 5》,全开特效的情况下平均帧数上不能保证超过 100 帧,看来即便是 Max-Q 设计的 RTX2080,其实力依旧还是在的。
《守望先锋》,1080p 分辨率:
- 最高特效,100% 渲染倍数,平均帧数 153;
- 次高特效,100% 渲染倍数,平均帧数 167。
《APEX:英雄》,1080p 分辨率:
- 最高特效,100% 渲染倍数,平均帧数 113。
《战地 1》,1080p 分辨率:
- 最高特效,100% 渲染倍数,平均帧数 113;
- 最高特效,100% 渲染倍数,平均帧数 125;
- 最高特效,100% 渲染倍数,平均帧数 138。
《战地 5》,1080p 分辨率:
- 最高特效,DXR 最高特效,DLSS 开启,平均帧数 71;
- 最高特效,DXR 关闭,DSLSS 开启,平均帧数 103。
不过,今年 RTX 移动端显卡的 TDP 功耗设计上限较低,像是 RTX2080 with Max-Q 最高也只能去到 90W,我们手中的微星绝影 GS75 则是 80W 的 TDP 设计,因此实际上性能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倘若未来能开放更高的功耗上限,那么其性能还会得到一定提升,整体来看 GS75 作为一款轻薄游戏本,性能释放还是比较腼腆的。
在此基础上的 GS75 散热表现怎么样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以及 3DMark 中 Time Spy 的压力测试,键盘位置的温度最高达到 37 度,大概在 L 键的位置,而 WASD 位置的温度则在 35 度左右,看来虽然没有达到性能猛兽的级别,但 GS75 的温度控制还是做得不错。
对了,GS75 自身拥有 3 个 M.2 固态硬盘接口,并且 D 面还支持快拆,除了已经占用的两个 M.2 PCIe 协议 SSD 接口,还多出来一个 M.2 SATA 协议 SSD 接口,可以用于扩展价格低廉、容量又大的 SATA 固态硬盘。我是想象得到 1TB 固态硬盘对于当今的游戏来说确实不够的,毕竟我那 1TB 的硬盘已经快被塞满了。而 SATA 固态硬盘目前的价格已经下滑得非常厉害了,因此 GS75 的这个设计点确实是十分贴心。
15 英寸的轻薄游戏本,选择已经十分多,但当玩家们想要更大屏幕的时候,却发现无从下手。微星绝影 GS75 算是少数推出 17 英寸窄边框的轻薄游戏本,除了搭载大家都熟悉的 i7-8750H 处理器和 RTX2080 with Max-Q 显卡外,它的 32GB 内存和 1TB 固态硬盘都是令它比对手更具优势的地方。扩展方面,更是有多一个 M.2 固态接口和雷电 3 接口,无论是存储容量扩展还是 eGPU 所带来的性能提升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