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代酷睿i9-10900K来了! 发布日期:2020-07-04
2010年1月8日,英特尔发布了其第一世代酷睿i处理器,从此拉开了intel酷睿i家族的历史。今年是酷睿i诞生的第十年,intel第十代酷睿i处理器也正式解禁了。

我依稀还记得第九代酷睿i处理器发布时,不少媒体都称第九代酷睿i将会是intel最后的14nm之作,可没想到现实是残酷的。第十代酷睿i Comet-Lake(彗星湖)处理器依旧采用的是14nm工艺。作为对对手家的反击,第十代酷睿i处理器桌面版的最高规格提升到了10核,最高频率突破5.3GHz。
而本次我们拿到了代表intel十代酷睿最高规格的一颗非锁频处理器。
作为intel十代酷睿i处理器里面头头——i9-10900K拥有10个核心(话说10900K到底怎么叫?十九百K?幺零九零零K?),支持超线程,全核最高4.8GHz,单核最高5.1GHz,TDP设计值上升至了125W,核显为UHD630,内存频率由原来的DDR4-2666升级到了DDR4-2933,也算是紧跟潮流了。第十代酷睿i处理器的核心数量增加,让intel不得不采用更独特的睿频技术支持核心超频,除了传统的TB2.0以外,第十代酷睿i9处理器还引入了TVB(Thermal Velocity Boost)技术,简单来说处理器会根据你的散热能力继续推进处理器的睿频能力,通过TVB技术,i9-10900K的全核睿频进一步提升到4.9GHz,单核睿频更是直接提升到了5.3GHz。这个技术的对手版,相信各位很熟悉。
把新的十代酷睿和老的八,九代酷睿放一起。新的十代酷睿耳朵改在了处理器下方,顶盖和PCB基本没有太大差距。背面来看,十代酷睿的针脚数量增加到了1200个,主要是耳朵两侧和边角针脚数量的增加。背部电容也被均匀的分成了两部分。以往看到这样的电容分布,大概率都是胶水双核。不过十代酷睿确实是完整的一颗晶圆。
和九代酷睿i K系列处理器一样,十代酷睿i K系列处理器维持钎焊设计,钎焊的厚度更薄,更有利于传导散热。而且存在部分低端处理器是从高端处理器直系阉割下来的情况(比如过去带钎焊的9400F),所以各位又可以开心的抽奖了。
今天的主角是英特尔(Intel)i9-10900K 酷睿十核 盒装CPU处理器。
目前十代酷睿处理器必须搭配400系列主板使用,400系列主板目前有Z490,B460,H410三款主板。

400系列主板除了传统的USB接口升级以外,还首次引入了2.5G网络和CNVi WiFi6功能。此外不少主板还会配套雷电3的接口。不过可惜规格方面400系主板并没有太大提升,PCIE数量仍旧维持24条,总线也依旧是DMI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