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之前最适合入手的锐龙CPU 发布日期:2020-08-26
要说AMD最便宜的3代锐龙处理器,自然就是AMD的锐龙3 3100了,这款处理器采用4核心8线程的设计,基础频率3.6GHz,最大频率可达3.9GHz,且支持超频以及PCIe 4.0通道,稍微超下频完全就是一个昔日旗舰i7-7700K嘛。
AMD锐龙处理器能超频是我们知道的,甚至用新出较低价位的B550主板都能超我们也是知道。但是,它到底能超多少?超频前后性能又相差多少?在玩游戏方面有多大的变化?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找来了3块AMD的锐龙3 3100处理器,做了一下小测试,本次测试将分3个阶段:
我们在这款CPU首测时就发现其具有不错的超频潜力,从默频最大3.9的加速频率超到4.5,这个幅度冠绝锐龙全家了。但是首测时我们毕竟只测了一颗CPU,对该型号的超频体质说服力不够。
锐龙3100是一款入门的经济型CPU,关系到广大普通游戏玩家的福祉。本文笔者即发扬乐于助人的伟大精神,靠刷脸从卖CPU的朋友那里随机借了三颗锐龙3100,为大家做一次验证:看它们的平均超频体质到底如何。
基准性能测试,测试锐龙3 3100处理器的超频后的单线程及多线程预算能力,并且与标准频率做对比,测试超频后性能提升多少。
游戏性能对比测试,测试超频之后的处理器在游戏表现方面是否会有变化。
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10款带有Becnhmark的游戏,且这10款游戏还支持预设画质(测试时我们仅使用预设画质,分辨率为1920*1080,不再做多余调整)。
锐龙3 3100是款怎样的处理器:
AMD 锐龙3 3100处理器
其实早在AMD刚推出锐龙3 3300X以及锐龙3 3100的时候我们就做过详细的评测,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进入《性价比吊打i3与i5 AMD锐龙3300X/3100处理器首测》一文进行详细的阅读。
该处理器为4核8线程设计,基础频率3.6GHz,最高动态主频可达3.9GHz,不带核显,支持手动超频,拥有16MB的3级缓存以及DDR4-3200MHz的最高内存速度。
在处理器架构方面,AMD的锐龙3 3100启用了1个CCD中的2个(全部的)CCX,每个CCX都是2核心4线程,并且AMD为每个CCX都配备了8MB的3级缓存,共计达到了16MB的3级缓存。
并且,虽然定位是入门级的处理器,但是AMD 锐龙3 3100仍然具有24条PCIe 4.0通道。其中16条PCIe 4.0通道用于显卡插槽,搭配X570或B550主板可以实现X16速的PCIe 4.0模式(还需显卡支持)。另外4条PCIe 4.0通道则用于M.2的NVMe模式,同样是搭配X570或B550主板可以实现4速的PCIe 4.0模式(同样需要固态硬盘支持)。最后4条PCIe 4.0通道则是和芯片组的数据通道。
微星B550战斧导弹主板供电介绍:
AMD 锐龙3 3100毕竟是3代的入门级处理器,很少用户会选择与高端的X570主板搭配使用,多数用户会选择A320或是拥有较高超频性能的B550(也是看中了PCIe 4.0的支持)。
为了让本次测试处理器的超频性能更加稳定,我们也是选择了微星的MAG B550 TOMAHAWK(战斧导弹)主板。
虽然是MAG系列,但是MAG B550 TOMAHAWK其实是属于一款定位较为高端的B550了,该主板为ATX规格,在京东商城的售价为1299元。
价格高了自然配置也是比较豪华,2.5G网卡、高清电竞音效,前置Type-C接口这些也都是该主板的标配。
同时,战斧导弹为提高超频能力,在CPU供电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除了5相10回路+2相供电都采用了相高品质DrMOS之外,还为了保持稳定运行选择了超大的供电散热模块。
其中5相10回路为CPU的核心供电,通过并联的方式达到“伪10相”的效果,每相由2个ISL99360 DrMos组成,最大通过电流为60A。SoC则是2相供电,同样的用料规格。
PWM控制芯片则是瑞萨的RAA 229004。
整个供电区域由1个扩展型散热模块加1个小的散热模块构成,其重量达到了384g,可见微星在供电散热方面是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微星B550战斧导弹主板接口介绍:
微星的MAG B550 TOMAHAWK主板拥有4条内存插槽,最大支持DDR4-4866MHz(OC)频率以及128GB内存(单条32GB)。
在PCI-E插槽方面,该主板配有2根PCI-E X16显卡插槽以及2跟PCI-E X1插槽。
其中上边的显卡插槽为X16速率,并配有PCI-E钢铁装甲,能够起到保护PCI-E显卡插槽和抗干扰的作用,在使用3代锐龙处理器时可工作在PCIe 4.0模式。
下方的显卡插槽则是PCI-E X4速率,与PCI-E X1插槽一样都是工作在PCIe 3.0模式。
该主板由上到下有2个M.2固态硬盘插槽,并都配备了冰霜护甲,能够通过导热硅胶将固态硬盘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进行散热,增加固态硬盘的稳定性。
其中上边的M.2接口支持PCIe 4.0模式(需3代锐龙处理器),下边的M.2接口则只支持PCIe 3.0模式。
和X570相比,B550芯片组最大的特点就是虽然主板支持PCIe 4.0,但其通道全是由CPU提供的,主板芯片组本身只提供PCIe 3.0通道。由于PCIe通道的频率低了发热量也就不那么大了,因此B550主板就没有小风扇了,相比X570少了一个噪音源。
音频区域在主板的左下角,为ALC1200音频解码芯片加日系尼吉康音频电容的组合,且板载音频区域单独被切割出来了,防止主板电路对音频造成干扰。
I/O挡板区域部分,从左到右一次是1个免CPU刷新BIOS按钮,1个PS/2设备接口以及2个USB 2.0接口(最下边的一个可配合刷新BIOS按钮实现免CPU升级),1个DP及1个HDMI接口,1个由瑞昱RTL8125B芯片提供的2.5G网线接口以及2个USB 3.2 Gen1接口,1个由瑞昱RTL8111H提供的1G千兆网线接口以及1个USB 3.2 Gen2接口和1个Type-C接口,一组带光纤的高清音频接口。
R3 3100处理器超频BIOS设置介绍:
因为这次测试使用的是微星的MAG B550 TOMAHAWK主板,所以我们接下来给大家带来的是这次的超频方式。需要注意,这次展示的是经过多次实验后的结果(非最高频率),在测试极限频率的时候,我们还是做了多次调试。
cpu loadline calibration control防掉压选项设置为Mode3。
CPU Ratio设置倍频为45,即100Mhz*45=4500MHz。
FCLK Frequency时钟频率设置为1600MHz。
UCLK DIV1 MODE设置中选项固定为1:1模式ULCK==MEMCLK。
CPU核心电压设置为1.325V,CPU NB/SoC电压设置为1.2V。
CPU超频后稳定性测试:
经过测试,3块AMD的锐龙3 3100处理器中,1颗可以上到全核4.6GHz(稳过AIDA64 FPU烤机),但是电压达到了1.4V。
另1颗可以达到全核4.5GHz(稳过AIDA64 FPU烤机),但是电压达到了1.312V。
最后1颗也是能够达到全核4.5GHz,不过这颗处理器稳过AIDA64 FPU烤机电压只需要1.288V。
1号CPU全核4.6GHz测试截图,单烤FPU状态下,CPU稳定电压为1.4V。
2号CPU全核4.5GHz测试截图,单烤FPU状态下,CPU稳定电压为1.312V。
3号CPU全核4.5GHz测试截图,单烤FPU状态下,CPU稳定电压为1.288V。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测试平台如上图所示,本次测试我们使用的是3块AMD的处理器,并且尝试超频之后我们发现只有1颗处理器可以到4.6GHz,另外2颗只能到4.5GHz。所以为了保证“大众体质”,且电压较高(1.312V,实际BIOS设置电压为1.325V)我们选择了4.5GHz的处理器作为本次的测试主要处理器,测试时会对比默认状态下以及超频后的前后差异。
同时,我们加入了Intel最火爆的i5-9400F这款6核心6线程的处理器来做对比,让大家对两款处理器有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测试平台(无显卡)
测试显卡为微星的GTX 1660 SUPER VENTUS XS C OC 6G该显卡拥有1815Mhz的Boost频率以及6GB的GDDR6显存频率,双风扇、热管直触设计,可以极大的提高显卡的散热效率,同时加固背板能够更好的对显卡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本次测试使用的是TT的2根8GBToughRam系列RGB内存,该内存频率为DDR4-3200MHz,时序为16-18-18-36,内存支持主板自带的灯光同步技术,以及TT自家的AI语音互动功能,能够实现整体灯光色彩的调节。
左:Intel B460平台 右:AMD B550平台
不过受Intel B460芯片组的限制,即使开启XMP,频率最高也只能达到DDR4-2666MHz,时序则是和DDR4-3200MHz一样的16-18-18-36。AMD的B550平台则完全正常,可以达到DDR4-3200MHz。
测试使用的散热器为猫头鹰的NH-U12A,这是猫头鹰自家的旗舰机CPU散热器,拥有7热管以及双A12风扇的设计。不过测试时我们仅使用单风扇满转速。
单/多线程基准性能测试及对比部分:
CPU-Z单线程测试成绩对比
CPU-Z多线程测试成绩对比
wPrime单线程32M计算用时对比(越小越好)
wPrime多线程1024M计算用时对比(越小越好)
Cinebench R15/R20基准性能测试:
Cinebench R15单线程得分对比
Cinebench R15多线程得分对比
Cinebench R20单线程得分对比
Cinebench R20多线程得分对比
PCMark及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PCMark10 Extended综合性能得分对比
3DMark Time Spy CPU得分对比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物理得分对比
10款游戏Benchmar测试及对比:
《无主之地3》高画质Benchmark测试结果
《地铁:离去》高画质Benchmark测试结果
《古墓丽影:暗影》高画质Benchmark测试结果
《古墓丽影:崛起》高画质Benchmark测试结果
《荣耀战魂》高画质Benchmark测试结果
《德军总部:新血脉》高画质Benchmark测试结果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高画质Benchmark测试结果
《荒野大镖客:救赎2》平衡画质Benchmark测试结果
《彩虹六号:围攻》高画质Benchmark测试结果
《战锤:末世鼠疫2》高画质Benchmark测试结果
现在入手正当时:
3块锐龙3 3100处理器,其中1颗可以上4.6GHz,2颗可以上4.5GHz,虽然电压不同,但是足可以说明,全核4.5GHz是属于“大众体质”的范畴。
相信在之前的测试中,大家已经看到AMD R3 3100处理器两种频率下与Intel的i5-9400F处理器在生产力和游戏表现的测试了。
通过上边的测试,其实不难发现,AMD 锐龙3 3100处理器在超频之后还是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的,不过这些提升主要是在计算力方面。而游戏方面则更多依赖于显卡的原因,所以超频后的锐龙3 3100虽然教原版帧数有所提升,但是远不如升级显卡提升的幅度那么明显。
而在这10款游戏的测试中,超频至4.5GHz的锐龙3 3100对比i5-9400F也不再是全面劣势,部分游戏甚至平均帧高出了Intel。
同时,如果你暂时不打算使用PCIe 4.0固态硬盘的话,那么B450芯片组就完全可以了,内存兼容性超频性能两不误,一样是一个更加省钱,优惠的方案。
所以,无论你是想组装一台入门级的计算用电脑,还是一个超频爱好者,又或者想打打游戏的玩家,其实锐龙3 3100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超频后的潜力,在游戏方面虽不能持平Intel,但两者之间的差距真的已经很小了。
不过,以上我们是按照同显卡情况下进行选择,但是按照同价位来选择又会如何呢?
从价格角度看,以京东价格为例,锐龙3 3100的售价是799,i5-9400F的售价却是1049元价位的产品了,两者相差了整整250元。
在主板方面以微星的迫击炮系列主板举例,AMD的B450M迫击炮售价是649元,Intel的B460M迫击炮却是849元,算上CPU两者一共相差450元,足够将GTX 1660 Super升级到RTX 2060了,提升显卡带来的帧数效果不比CPU更强?
两个平台模拟攒机配置价格对比
笼统的说大家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所以我们直接列了一个表格,以供大家参考。
可以发现,虽然受主板对内存频率的限制以及显卡的差异,Intel的i5-9400F可以选择较为便宜的DDR4-2666MHz频率内存以及额定400W的电源。但是由于Intel的i5-9400F并没有标配散热器,所以总体而言带来的价格差异远不如一个散热器那么高,毕竟是一款6核6线程的i5级别处理器,选择69元的玄冰300风冷散热器不算夸张吧?
而CPU和主板省下来的钱完全可以用来升级显卡,所以两个平台最终差价仅为21元,却一个是RTX 2060,一个只是GTX 1660 SUPER。
假如我一开始就打算用Intel 酷睿 i5-9400F+RTX 2060的组合,那么换AMD 锐龙3 3100还能有更好的搭配吗?答案是:当然,更高阶的RTX 2060 SUPER与2060差价刚好在500元内。i5-9400F用RTX 2060,那么锐龙3 3100就可以用RTX 2060 SUPER了。直到高低显卡之间的差价明显超过500元,整个规律才会停止。
而在办公和应用软件的处理方面,AMD锐龙3 3100是完全可以发挥多线程优势的。在游戏方面,虽然同显卡下Intel胜多输少,但是这点帧数差异真不如提升显卡来的更高,因此无论是办公还是游戏,同价位下AMD带来的收益自然更高一些,更适合玩家们去选择。
最后,AMD 4000系列产品虽然即将到来,但是锐龙3 3100的产品迭代产品预计至少还得等一年左右,如果你不是重度游戏玩家,只是偶尔玩玩游戏的话,锐龙3 3100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