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错也没事 聊聊主板上那些外置接口 发布日期:2020-12-03
主板是电脑的基层设备,几乎所有的硬件都要通过主板和CPU、内存来交换数据。现在的主板集成化程度非常高,声卡、网卡和各种扩展接口都整合在主板之上。除了内置的PCI-E插槽外,主板背后的I/O接口承担着连接各种设备的重任。
特别是USB接口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这几年USB接口名称规范非常混乱,很多用户都搞不清到底哪个是哪个,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聊聊主板上外置接口的用途和区别。
这是一块MPG Z490 GAMING CARBON WIFI暗黑板的后接口图,目前USB接口重要分为4种:
1、USB 2.0——接口带宽480Mbps,适合连接键盘U盘、鼠标、RGB鼠标垫、USB耳机、麦克风以及各种USB周边设备使用。虽然标称480Mbps,但USB 2.0的实际传输速度只有每秒33MB左右,所以不太适合搭配高速设备使用。
2、USB 3.2Gen1——按照USB接口组织的规范,USB 3.2Gen1=USB 3.1Gen1=USB 3.0,接口带宽5Gbps,实际传输速度超过每秒300MB,由于速度快因此可以搭配USB3.0的移动硬盘、优盘和存储卡读卡器等设备使用。
另外一些需要高速数据了传输的设备也要用到该接口,比如高清摄像头等。接口一般为蓝色很容易辨认。
3、USB 3.2Gen2——按照按照USB接口组织的规范,USB 3.2Gen2=USB 3.1Gen2=USB 3.1,接口带宽10Gbps,正好是USB3.0的两倍速度。
从Z270开始在许多中高端主板上有搭载,目前Z390、B360、Z490以及AMD平台的多款产品均有搭载该接口。实际传输速度达到了每秒1000MB以上,适合搭配USB移动固态硬盘使用,另外上述接口均保持向下兼容。
4、USB 3.2Gen2x2——除了TYPE-A口外,现在不少主板搭载了TYPE-C口,一些移动固态硬盘采用TYPE-C口,比如WD_BALCK的P50就是C-TO-C口模式,接口速度最大化。
其中速度最快的是USB 3.2Gen2x2,从命名不难发现其实Gen2的2倍速,该接口物理形式为USB TYPE-C接口,接口带宽最高20Gbps,实际传输速度可达每秒2000MB。该接口尚未被主流芯片组所集成,微星Z490主板上搭载的该接口均为第三方芯片实现,即便如此其速度依然是传统USB 3.2Gen2的1.7倍左右,在TRX40平台能跑满2000MB的全速。
USB3.0快8倍的雷电3
除了USB外,目前PC上速度最快的是雷电接口。雷电3是一种基于TYPE-C为物理形式的协议,传输带宽高达40Gps,是上面说到的USB 3.2Gen2x2的2倍速,也是USB3.0的8倍,如连接NVME硬盘可跑满设备速度。
今年的新品里MEG Z490 GODLIKE超神板和MEG Z490I UNIFY暗影板均搭载了该接口,特别是ITX板型考虑到尺寸和扩展需要特意加入雷电3,以增强扩展能力。主机方面海皇戟X与刚发布的宙斯盾 钛5上也搭载了雷电3接口,并提供超过每秒3000MB的传输速度,很适合搭配雷电3扩展坞等设备使用,不过后者的价格往往不菲。
雷电3与USB 3.2Gen2x2暂时不保持互通,这是因为后者并非原生设计。雷电3设备的扩展能力源自本身强大的功能性,理论上扩展坞通过雷电3接口拉出的40Gbps带宽,依托于巨大的带宽和内部芯片来扩展连接多种设备,包括上面说到的网卡、声卡、DP视频口,读卡器、存储等。不过要注意的是目前由于雷电3并非原生设计因此需要额外的成本去采购、集成第三方芯片以及专门的布线。
在笔记本上雷电3甚至能输出视频,但PC上由于独显信号并不走主板布线所以不支持视频输出。总的来说雷电3是一种速度非常快的接口,但由于成本因素短期内难以做到普及化,倒是USB4的出现将雷电3与USB整合化,未来我们也会用到这种速度超快兼容性也不错的接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