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巅峰性能 AMD锐龙5000 主板搭配 发布日期:2020-12-12
前言
基于ZEN3架构,代号Vermeer维米尔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目前在市场上受到高度关注,主要原因在于其单核、多线程性能非常强悍,搭配7nm工艺带来的低功耗特性使得整个处理器在性能与功耗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近日锐龙5000处理器开始大量到货,基本上包括5600X、5800X和5950X都是比较容易就能买到的。
CPU简介
锐龙5600X
锐龙5600X隶属于锐龙5系列,物理6核12线程设计,默认频率3.7G,加速频率4.6G,TDP功耗为65W。价格约2199元。
锐龙5800X
隶属于锐龙7系列,物理8核16线程,默频3.8G加速4.7G,TDP为105W。价格约3099元。
锐龙5900X
隶属于锐龙9系列,物理12核24线程,默频3.7G加速4.8G,TDP 105W,价格4599元。
锐龙5950X
锐龙9系列真旗舰,16核心32线程的AM4平台怪兽,默频3.4G加速4.9G,TDP同样为105W,价格嘛6899元左右。
主板搭配如何选择
看完了CPU基本情况下面来说说主板搭配,毫无疑问的B550和X570是目前锐龙5000处理器的官方钦定搭配,后者是去年的旗舰芯片组,而B550是今年针对中高端市场推出的型号,并通过搭载PCI-E 4.0和升级的PCI-E 3.0来取代X470。
全能小板B550M迫击炮WIFI
在B550上我们推荐B550M迫击炮系列,特别是带WIFI的版本。这款主板采用4层PCB内置2盎司铜箔设计,加速信号传输性能以稳定运行PCI-E 4.0显卡及设备。在供电上B550M迫击炮主板采用8路核心供电+3代钛金电感,与之搭配的是单路输出高达60A的DRMOS,所以在供电上B550迫击炮完全能胜任5600X、5800X、5900X,对于5950X而言日常用压力也不大,当然一般不太会有人这么配,毕竟B550M迫击炮价格日常700+。
在接口上B550M迫击炮搭载1条基于PCI-E 4.0的M.2和一条PCI-E 3.0的M.2,网络方面为2.5G网卡,WIFI版则采用AX200网卡支持WIFI6技术。与上一代B450M迫击炮相比,B550M迫击炮在用料、散热、接口设计上大幅度升级,在这个价位段称得上实用选择。当然一般都推荐买WIFI版,毕竟更加方便一些。
价格:799~899
点评:MATX经典型号再升级,强化供电和接口,可搭配5950X/3950X以下的锐龙处理器长期稳定的运作。
更强ATX大板 B550刀锋
MATX主板能胜任大多数的工作和需求,但一些对扩展能力要求较高的玩家会选择ATX大板,因为ATX的大型PCB板能放下更多插槽。在ATX板型上我们有GAMING PLUS电竞板、TOMAHAWK战斧导弹等,但是今天推荐的GAMING EDGE WIFI刀锋板则是一款突出性能兼顾价格的好板。
MPG B550 GAMING EDGE WIFI刀锋板是一款基于ATX尺寸的型号,其相比迫击炮系列在尺寸上高出一截,由此换来PCI-E插槽间隔更大,也可以解决一些显卡太厚导致的挡插槽问题。在用料上采用全日系固态电容,供电方面为10+2+1路供电,搭配单路60A DRMOS,供电方面要比迫击炮更加强大。同时散热片设计上不仅尺寸更大,同时也用高导热材料实现电感的降温。
接口方面刀锋板同迫击炮一样提供2个M.2接口,一个3.0一个4.0。另外还有6个SATA口,网络方面采用2.5G网卡和WIFI6解决方案,并搭配7.1声道音效芯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PG B550 GAMING EDGE WIFI刀锋板还是6层PCB板,内存超频上限达到4800MHz,性能比4层板更强大。
价格:1399
点评:刀锋系列主板一直是MPG家族中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型号,在B550平台上刀锋板的用料更好,内存超频潜力和高端CPU支持能力也比迫击炮等型号更强。在外观上刀锋板的灯效集中在芯片组散热片附近,并可与其他设备同步灯效,总的来说刀锋板很适合搭配5800X和5900X来使用。
极致性能 B550 UNIFY暗影
下面要说的是最近关注度很高的一个型号,就是MEG B550 UNIFY暗影板,这款暗影板从6月底就在传,所幸的是近日已经到货,预售时间为双12,价格吗之前流出的2999肯定是错的啦。言归正传的来说MEG B550 UNIFY作为B550的旗舰型号,其强大之处在于彪悍的用料和极致的性能。MEG B550 UNIFY暗影板采用6层PCB板,内部融入2盎司铜箔设计,有效提升信号传输性能并起到热量均匀传递作用。
为了追求极致性能,MEG B550 UNIFY的采用14相直连式供电,每一路DRMOS可承载90A电流,这一供电规格即便在X570甚至TRX40平台都是非常强大的,足以轻松驾驭锐龙9 5950X处理器。同时为了更好的起到超频效果,供电的散热片采用大块铝制散热片,内置热管帮助MOS管更高效的散热。在内存上采用4条DIMM配置,最高支持DDR4 5100MHz+,极限频率5600MHz,容量达到128GB并支持A-XMP功能。
接口方面提供6个SATA3接口和4个M.2接口,其中有3条可运行在PCI-E 4.0模式,这要比普通B550主板M.2数量多2倍同时还维持在每秒7000MB的速度。另外还提供一条从B550芯片组引出的M.2并基于PCI-E 3.0规格,为了让这些固态硬盘维持高速运作,MEG B550 UNIFY主板配置了4条M.2冰霜铠甲。通过铝制散热片和导热贴将主控、颗粒上的热量传递至冰霜铠甲上以协助降温,让硬盘持续高速运作。
背部接口方面除了快速清空BIOS的开关和BIOS回写开关外,在配置上还搭载2.5G网卡+WIFI6无线网络技术,大幅提升电脑网速。
价格:2X99,过几天就知道啦
点评:MEG B550 UNIFY在定位上就是旗舰级B550主板,可轻松驾驭AM4平台各种锐龙处理器,并支持高达5000MHz以上的DDR4内存,是喜爱超频玩家的极品平台。
高端甜点 X570战斧导弹
随着锐龙5000的上市和电商节的促销,X570系列主板的关注度重新回到一线阵容。毕竟X570的PCI-E通道和扩展能力还是十分优秀的,在X570主板中我们强烈推荐这款MAG X570 TOMAHAWK战斧导弹。
从去年底的MEG X570 UNIFY暗影板开始,新的X570用料大幅升级,而MAG X570 TOMAHAWK战斧导弹一经曝光就受到关注的原因也正是这点。MAG X570 TOMAHAWK战斧导弹采用12相倍相供电、6层服务器级PCB,用料十分强悍。
在接口上提供6个SATA3口,2个M.2口均基于PCI-E 4.0并配备冰霜铠甲散热片。背部接口提供2.5G+WIFI6的双网络设计,并支持BIOS会回写功能和多达4个USB3.2 Gen2接口。
点评:丰富的接口、扎实用料,堪比MEG的强大供电和散热设计让战斧导弹板成为X570市场的甜点板。
总结:除了锐龙5000外,上述主板同样能支持锐龙3000系列处理器,这是因为两代产品同为7nm工艺,在功耗方面并无明显区别,因此追求CPU性价比的玩家也可以照常使用。
最后是关于400系列的问题,不少读者都在咨询400系列非MAX版支持锐龙5000,关于这点暂时没有消息。MAX能支持是因为BIOS容量大能放下更多CPU代码,而早期的非MAX系列容量只有16MB,需要删除部分代码才可能支持新CPU,所以还请耐心等待。
另外就是B450/X470的MAX系列上锐龙5000处理器的BIOS已经上线,有需要的读者可以更新了,但是强烈建议用老CPU在M-FLASH下刷新,成功率高的多呢。